“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讲述我的育人故事——谷玉海

  

  谷玉海,博士,北京55402com永利(中国)有限公司研究员,从事教育工作20年。北京55402com永利(中国)有限公司研究生教育教学专家组成员,担任仪器仪表学会仪表元件分会及仪表工艺分会理事,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压电晶体元器件及材料分会理事,《仪表技术与传感器》编委,《振动与冲击》杂志审稿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测控仪器,长期从事精密测量仪器系统、高精度视觉测量系统及无人车自主导航系统开发,相继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行业科技进步奖10余项,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科技类竞赛并获奖。

  我是2004年在北京机械工业学院硕士毕业后留校参加工作,开始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2008年原机械部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与原电子部属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成立北京55402com永利(中国)有限公司,因此在北京55402com永利(中国)有限公司从教至今。从教20多年来一致牢记徐小力和韩秋实两位恩师的教导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和实践,在学生培养方面不断修正和积累获得了一些体会和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


  2004年工作后开始先做协导,到2014年我自己当导师,20年来的时间里已经指导了50多个硕士毕业生,总结我带学生的经验和教训,主要有两点:一是注重思想品德引导,自己用真心对待学生;二是做学生的榜样,耳濡目染感化学生;三是时刻为学发展着想。下面讲几个例子。

  在我担任研究生导师的首年,遇到了一位令我印象深刻的学生曹梦婷。她初来乍到时,满怀对知识的渴求和未来的期待。入学后,我对她要求严格,希望她尽快适应研究生生活,并且安排了一系列课题和项目,希望她通过实践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然而,我发现她在实际操作中有困难,这给她带来了压力。我也意识到,她可能不太懂如何有效与我沟通。她总是默默接受我的要求,然后独自寻找解决方案,尽管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结果并不总是如其所愿。这种无法完成任务的焦虑与努力的矛盾,让她一度感到消沉。

  作为导师,我感到责任重大。我察觉到她对我抱有一种“敬畏”的态度,可能是因为与老师间的距离感,也可能是对研究生生活的不适应,使得我的严格要求给她带来了压力。我意识到,我不能够仅是严格的指导者,更应该是她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因此,我开始更关注她的心理状态,鼓励她与我交流。我也会在课题组会上,提起她的进步和闪光点,让她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

  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梦婷同学逐渐适应了研究生生活的节奏和强度。她开始更加自信地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也学会了如何与我进行有效的沟通。我很高兴地看到,她从一个缺乏自信的学生,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研究生。我明白,这一切,首先都离不开她自己的努力,作为导师,我们在对学生严厉的同时也要有爱与关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由于教学和科研的重任在身,我每天早早来到实验室,也几乎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人。有时,当整个小营小区南区的灯都熄灭时,我的办公室灯还亮着。虽然我并不会强制要求我的学生多晚回宿舍,但是他们几乎是整个实验室最晚走的学生,我知道,他们在默默观察我,也在思考着我的工作态度。

  在我作为导师的这些年里,我遇到了许多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学生,其中有一位特别让我印象深刻,他的名字叫支奕琛。起初在他的认知里,大学老师工作是悠闲且体面的,但当他真正接触并了解我后,他的认知发生了改变。

  我记得在支奕琛研二那年,他正式进入实验室参与研究工作。在此之前,他在研一的课余时间就经常来实验室学习,每次都能看到我忙碌的身影。他也好奇地询问师兄师姐,谷老师为何如此忙碌,他们告诉他,我作为实验室的项目带头人,始终冲在项目的最前线,带头解决项目中的难点,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

  当支奕琛同学正式参与我的项目时,我感受到了他的改变。有一次,他和另一位同学龚志力一起调小车的程序,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讨论。当我们沉浸在技术问题的探讨中,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饭时间。在两位同学激烈讨论之余,我不经意间拿出手机看到时间,我才意识到我们已经忘记了饥饿,我很抱歉地让他们先去吃饭。他们离开后,我继续沉浸在问题的思考中,再次忘记了时间。令我欣慰的是,这两位同学很快吃完饭并在食堂打包了饭菜带给我,并且陪伴我继续奋斗。如今支奕琛同学也去了更高的学府读博深造,希望这种专注、坚持的良好品德能一直在他身边。

  这件小事虽然平凡,但却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导师身为榜样的力量。我知道,在科研的道路上,我不仅是他的导师,更是他的引路人。我希望我的工作态度和精神能够激励他不断成长和进步。

  这是我与学生们的故事,我们都觉得,身为导师要时刻教育着学生,使他们成为栋梁之材,但是,教育学生的时候,我自己也在成长,思考着如何与学生交朋友、如何成为他们的榜样、如何针对不同学生提供适合其全面发展的培养方案。回首过去的日子,我深感欣慰和自豪。我为自己能够成为学生们的导师而感到荣幸和自豪;我也为自己能够践行教育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而感到骄傲和满足。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我也相信我的学生们会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